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尊重有多重

   1985年,美国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坐在一辆客车上回家。当时美国有着严重的种族隔离制度。黑人只能坐最后几排,上来的人越来越多,于是驾驶员命令后排的人让坐,有四个黑人这样做了,但帕克斯太太却坐着没动。于是,车停了,在白人愤怒地谩骂或轻蔑的嘲笑声中,她被逮捕了。44年后,这位朴实无华、和蔼可亲的老妇人又吸引了数亿万人的目光。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属于她奖章,称她为“美国自由精神的典范”。面对欢呼的人群,她只是平静地说:“我上那辆车并不是为了被捕,而是为了回家。”在充满歧视的车厢里是站还是坐确实是个问题,帕克斯太太用坐赢得了别人的尊重,生命的尊严。 
    尊重到底有多重?会让穷人放弃生命而“不食嗟来之食”?会让路德马丁金冲破束缚,追求“我有一个梦想”。 
    尊重到底有多重?生活中,我且行且悟。 
    1.对孩子尊重 
    看过一则鲁迅先生的小故事。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,认为要教育好孩子,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,“如果不先行理解,一味蛮做,更大碍于孩子发达。” 有一次,先生在家中宴客,儿子海婴同席。在吃鱼圆时,客人均说新鲜可口。唯海婴说:“妈妈,鱼圆是酸的!”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,孩子老大不高兴。鲁迅听后,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,果然不怎么新鲜,便颇有感慨地说:“孩子说不新鲜,我们不加以查看,就抹杀是不对的,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!”这则故事提醒我们,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有多重要。只有尊重孩子,才能更好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。 
    2.对最亲近的人尊重 
    最亲近的人,一般都是家人和朋友。如果我们偶尔控制不住,向父母发了脾气,过后一定要向父母道歉。父母如果操心我们的事,一定与他们沟通,如果和他们有不同的意见,不要急着说他们不可理喻,一定要有商有量,委婉解释,争取达成共识。和父母有异议时,我们总是着急地告诉朋友说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想法,但我们是否反思了我们是否尊重父母,认真地跟他们沟通过? 
    每个人都有最好的朋友。网上流传一句话:跟你关系最好的人一定是损你损的最多的人。最亲近的朋友,往往都会是对方的最佳损友。但千万别因为关系好就肆无忌惮地揭对方的短。也许有的朋友真的好的无论怎样都影响不了彼此的友谊,但损对方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场合和方式,不要让朋友感到颜面扫地而又对你无可奈何。有一句写给闺蜜的歌,歌词写的很好:你知道我所有丢脸的事情,却为我的美好形象保密。知道如何尊重好朋友,才会成为更好的朋友。 
    3.对不喜欢的人尊重 
    我们不喜欢的人,不去接触就好,没必要去评价别人,更没权利去指责别人,谁都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,你不赞同的做法,未必就没有人赞同,你不喜欢的人,别人未必不喜欢。 
    尊重有多重?最重要的尊重往往最容易被忽略。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,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