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儿时,村里几乎家家养猪,到集上买一两只小猪,捆结实放到筐里,小推车推回家,放到栏里(我们这叫栏)有条件的人猪区分,大部分人猪同栏,隔上几天就挑土(割草)垫一次栏,到年底这一两只猪能攒两拖拉机粪 当然大部分都是土和草 。养的好的一年能到一百五六十斤,不好的两年也养不大。那时还不知道长期营养跟不上变成了僵猪,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,一般一米半的栏门猪也能窜出去。那时候猪吃的是剩汤剩饭(甚至算不上,或者叫刷锅水),吃的是糠和野菜,那时候的猪肉是香的 是有嚼头的,那时的五花肉是要看情顾面子才能买上的。那时猪病是好治的,青霉素两针就好了。
时间大约到了20年前,有一种叫XX添加剂通过广播和电视(电视还不多),响遍了大江南北。至此,这类高铜.高坤类添加剂和我们近距离接触了起来,并一直和我们共存到现在。养猪的不养猪的都知道有一种“药”,猪吃了长得飞快,甚至小伙伴们讥笑胖子都用上“你吃了xx了”的话语。从此贪吃贪睡,皮红毛亮,粪便发黑成了衡量某一种饲料好坏的标杆。再就是那时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,这类黑心饲料厂钻了空子,又迎合了大众的思想,你既然想要吃了就睡 粪便黑的 那就造吧。不管对猪有没有害,不管对土地有没有污染, 不管对人健康有没有影响。
实际上这类添加剂,和我们中国养了几千年的养猪形式起了个分水岭的作用,也就在这时 零星养猪户开始退出历史舞台,规模化越来越多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随着改革开放,促使大部分人去下海或出门打工,犯不着为了扑腾一年挣不了百八十块钱再耽误功夫了。
也就在这个时候,我们觉得猪肉不香了,我们觉得猪开始不好养了,开始病多并复杂了,开始死猪了,于是各种新特效药也应运而生了,各种疫苗多了,可怎么也觉得跟不上猪病的步伐快了,于是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再向更高的领域进军了,于是近年超级细菌来了,于是任何抗生素不管用了,于是........
于是,我不知道猪该怎么养了。